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河南產業觀察②
近日,鴻星爾克斥資1億元在河南建廠的消息沖上熱搜。公開資料顯示,其新公司的注冊地正是被稱為“中原鞋都”的商丘睢縣。
小小的睢縣何以吸引到老牌制鞋產業基地晉江的鞋企?記者了解到,常住人口僅72萬的睢縣,是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安踏、特步等100余個國內外知名品牌生產加工基地,正在從“中原鞋都”向著“中國鞋都”邁進。除此之外,河南還擁有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的“中國布鞋之都”偃師、“雪地靴第一村”焦作桑坡等佼佼者。
制鞋產業蓬勃發展背后,正是河南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深入實踐!鯑|方今報·猛犸新聞首席記者 宋迎迎
鴻星爾克布局河南,未來會繼續在豫投資
11月8日,正值初冬,一條“鴻星爾克在河南投資1億建廠”的消息沖上熱搜,讓整個中文互聯網顯得無比熱絡。
公開資料顯示,鴻星爾克(商丘)實業有限公司于11月8日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鴻星爾克(廈門)實業有限公司100%控股。經營范圍方面,除鞋服制造外,還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等。
鴻星爾克創立于2000年6月,總部位于廈門,和李寧、安踏等類似,是從福建晉江走出來的老牌運動服飾生產企業。眾所周知,晉江是全國最具知名度的鞋業之都。那么,作為一家老牌晉江企業,鴻星爾克為何選擇到商丘睢縣布局?
鴻星爾克品牌中心負責人張峰告訴記者,選擇來河南建廠,主要是因為關注到睢縣正在打造“中國鞋都”,有著較為齊全的制鞋產業鏈!傲硪环矫,也是為了響應國家扶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號召!
“制鞋產業是非常依靠配套的行業!焙幽鲜∑じ镄袠I協會秘書長陳東升說,一雙鞋子最多可達上百道工序。鞋帶、鞋材、鞋楦、鞋扣……每一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鴻星爾克方面表示,去年以來,其已經在福建、四川等地建立了六大鞋服生產基地。鴻星爾克睢縣鞋服工業園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近200畝,建設集研發、生產、倉儲、運營于一體的年產700萬件鞋服項目生產線12條及配套加工廠,園區計劃年內完成投產,全部投產后預計吸納就業3000人以上。張峰表示,睢縣只是鴻星爾克落地河南的第一步,未來,公司還會在河南繼續加大投資!拔覀冋谖锷乱徊酵顿Y對象,希望為河南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河南老鄉和我們一起踩縫紉機!
河南制鞋產業有多“中”?全國近一半老北京布鞋產自咱這兒
能吸引鴻星爾克千里迢迢來河南“踩縫紉機”,商丘睢縣背后的實力不容小覷。
雖然常住人口僅72萬,但睢縣坐擁“中原鞋都”“中國制鞋產業基地”的美譽,這里聚集著安踏、特步、足力健等427家知名制鞋及鞋材企業,產能達3億雙,年產值超過百億元,是除福建晉江之外全國最大、最具競爭力的休閑運動鞋生產基地。
“睢縣的制鞋產業從0發展到目前規模,用了8年時間!鳖】h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靜洲回憶說,睢縣制鞋產業起步于2012年。當時,面對傳統制鞋基地福建晉江“用工荒”、浙江溫嶺產業轉型升級、雄安新區制鞋產業整體外遷等帶來的產業轉移機遇,睢縣主動出擊,將制鞋產業確定為全縣主導產業之一。在提供“保姆式服務”、采取專班招商等傳統措施的同時,將打造完整的制鞋產業鏈作為提升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讓地處內陸的睢縣迅速成為中部地區休閑運動鞋配套最完善的地區之一。
睢縣制鞋產業的崛起,是河南制鞋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河南省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東升告訴記者,從全省范圍來看,除睢縣外,偃師、上蔡、焦作都是制鞋產業高度發達的地區!邦】h是通過招商引資建立的制鞋產業。而偃師是土生土長培育的制鞋產業。此外,像焦作孟州的桑坡在全國同樣很有名氣!
偃師區制鞋行業協會秘書長張俊介紹說,偃師的制鞋產業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是當地傳統的支柱產業之一!百葞熓侨珖畲蟮牟夹a基地。風行全國的老北京布鞋有近50%是偃師生產!睋,偃師布鞋的市場占有率常年保持全國第一,2018年6月更是被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布鞋之都”榮譽稱號。
除內銷之外,“偃師造”布鞋的腳步早已走出國門,行銷至東南亞、西亞、東歐、非洲和南美洲,以及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地區。2020年,偃師出口布鞋超過1.8億雙,占當年總產量的45%左右。
勞動力等優勢成就河南制鞋產業
但未來發展亦存隱憂
河南的制鞋產業何以發展壯大至今天的規模?
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韓樹宇認為,除本土培育外,河南制鞋產業的大發展主要得益于兩次對沿海制鞋產業轉移的承接:第一次是在2006年左右,在當時的“東鞋西進”過程中,我省憑借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優勢吸引了大批沿海制鞋企業安家落戶;
第二次則是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做強產業鏈,打造成熟的產業配套來吸引投資。此次鴻星爾克的落地就屬于此類。不過,未來隨著各地基礎配套的進一步完善,前期河南所倚靠的優勢差異將會逐漸弱化。
張俊指出,近年來,隨著當地勞動力、土地廠房等各種成本逐年上漲,偃師相較于溫州、晉江等東部制鞋業發達地區的人口勞動力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而上述國內先進制鞋業基地所具備的產業鏈優勢、市場優勢、品牌優勢,對偃師來說依然是短板。
“除此之外,由于制鞋產業仍然處于勞動密集型階段,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無法傳遞給市場,小企業生存困難!彼e例說,2021年春節后,受世界石油價格上漲等多方因素影響,聚氨酯等制鞋原材料和輔助鞋材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最高漲幅達70%,導致利潤本就不高的制鞋產業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另外,隨著出口市場國家消費的逐步升級,也必將對偃師布鞋的技術含量、設計理念等提出更高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偃師乃至河南制鞋產業的不二選擇。
輸出設計、品牌
迎接河南制鞋產業“第三春”
未來,我省制鞋產業應當如何打造自己的獨門“法寶”,真正實現從代工貼牌到自主品牌、輸出品牌的跨越?
“如果說前兩次大的發展靠的是勞動力、土地和產業配套優勢,那么,在未來的第三次、第四次發展,河南一定要依靠創意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應用、智能化改造和品牌化營銷等耦合創新鏈,從根本上提升產業競爭力!表n樹宇認為,河南的制鞋產業短板在缺高端品牌,差距在缺新穎設計。他說,河南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非遺資源,河南廣播電視臺“唐宮夜宴”“節日奇妙游”等正在助力河南不斷出圈,能否考慮將我省的優勢文旅文創資源、國潮元素以及時尚元素等植入到鞋服設計中,結合當前消費升級帶來的個性化、時尚化、品質化、品牌化、定制風等消費需求,借助網絡消費平臺的營銷策略,打造獨具特色的鞋服產品。
張俊建議,在加速鞋業聚集發展、加大培育品牌力度的同時,通過對鞋業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推進技術創新,開發應用新材料,提高鞋子的舒適性、功能性。應用3D打印技術,實現鞋子的個性化設計等。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制鞋產業朝著高端發展。
專家認為,在做強現有制鞋產業的基礎上,應當緊緊圍繞省委、省黨代會提出的“創新驅動”等要求,加大龍頭品牌的培植,加大設計團隊的培育,加大科研力量的培養,讓河南的制鞋企業在輸出產品的基礎上,朝著輸出理念、輸出設計、輸出品牌邁進;讓河南的制鞋產業從依靠勞動力取勝、依靠配套產業取勝,提升為依靠品牌取勝、依靠設計取勝。通過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為河南制鞋產業賦予靈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長盛不衰的核心競爭力。